怎可无为?——读《道德经》有感

发布日期:2013-10-15
【字体:打印

怎可无为?
——读《道德经》有感

《道德经》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名著,又名《老子》,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创。《道德经》经常被归属为道教教义,实际上,正确而又错误。百家争鸣时期,道家作为仅次于儒家的一个流派而广受普通人民的拥护。不同于儒家对统治阶级的拥护,道家讲究无为而治,讲究道法自然,也许在当时备受封建统治压迫的人民心中它是美好的,但是为何他没有取代儒家,被中华五千年历史上的统治阶级所采纳呢?也是因为他的“无为而治”。
何为无为?个人认为,无为,便是不去管理,顺其发展。在当时的统治阶级眼中是完全不可取的。封建王朝,说白了就是氏族的天下,由血缘组成的少数人掌管的天下,如果放任老百姓的发展,不管不问,那么当时的权力是否还在自己手中?结果自然不言而喻。所以,无为而治被当时的统治者们舍弃,转而选择拥护封建中央集权的儒家。不得不说,也许当时《道德经》的无为出发点是好的,但是不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,如想统治,怎可无为?
随着时代的发展,《道德经》已经成为了一部历史文学著作,他的教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,尤其是他的无为而治更是受到很多人的推崇,但是,现实世界,怎可无为?
远到国家大事,近到生活细节,我们必须保持一定的秩序,一个国家,怎可无序,任由自然?
大到国家,小至企业,亦是如此。也许有的人会对阶级产生不满,但是我认为领导的管理这是必要的。领导为何称之为领导,那是因为他们有更高的能力,更丰富的经验,能够在问题处理上比我们做的更好。相对于我们这些新人来说,如果没有领导们的指引,或许我们连最基本的工作都是无法完成的,更不用说帮助公司获得更好的发展了。如此说来,我们更应该严格按照领导的指示,来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,不要想着什么无为而治,那样最好的结果,也不过是固步自封,只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姿态罢了,无为只会打击我们的积极性,长此以往,我们怎么可能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呢?
所以,在我看来,无为而治在这个时代是不可取的,尽管无为现在仍然被很多人所推崇,但是,在古时,国,不可一日无君,而在现在,国,不可一日无序,如果我们仍然按照《道德经》的无为而治来对待生活,那么,我们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。

(责任编辑:郭勇兰)

中建集团微信

中建五局微信

信和地产微信

网站地图  |  法律声明  |  常见问题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纪检监督举报  |  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受理方式

Copyright ©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

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
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
验证码:
CA登录  CA驱动